数字游民
从艺术跨界 Web3,用 3 个月拿下顶级交易所社媒岗!
00 分钟
2025-7-27
2025-7-27
type
status
date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slug
Nancy,一位艺术专业出身的内容创作者,用 3 个月时间,成功上岸 Web3 头部交易所,拿下双语社媒运营岗,月薪近 $4000 的真实故事。
“从画图剪辑到交易所做社媒、主持 AMA,3个月前的我连 web3 是什么都搞不清楚。”
她不属于程序员阵营,也不是金融背景出身。但她在新的叙事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也验证了一个被很多人低估的命题:
Web3,也需要创作者。

从艺术到Web3,一场现实与热情的交汇

Nancy 曾是一位自由插画师、视频剪辑创作者。在艺术的世界里,她始终充满热情,但也始终感受到“不安全感”——稳定接单越来越难,收入不可控,艺术表达也总被甲方限制。
“我也很怕自己就这样一直靠运气生活。”
直到一次偶然,她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一个 NFT 项目,画风吸引了她。但真正让她着迷的,是 Web3 背后“创作者经济”“去中心化”“表达自由”的理念。
她意识到:也许,自己换个方式,依然可以继续创作,并过上想要的生活。
她开始搜索相关资料,却发现很多术语听不懂,技术门槛又高。直到某天,刷到一场 ibuidl 的直播:“Web3 不只是技术岗位,内容、运营、创作者也有机会。”
这句话像一束光,让她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。

Nancy 转型全过程 Q&A

❓你是怎么开始了解 Web3 的?
Nancy: 一开始是被 NFT 吸引的,纯粹因为喜欢视觉风格。但越了解越感兴趣,Web3 的创作者驱动、开放协作,让我感到非常自由。
真正下决心尝试,是看了一场 ibuidl 的直播,有嘉宾说:“Web3 不止是工程师的世界。”我才意识到,内容创作也可以在这里发光。
❓为什么选择 ibuidl?对你帮助最大的是哪部分?
Nancy: 一开始我也有顾虑,怕坚持不下来、怕听不懂术语。但 ibuidl 给我带来了很核心的帮助:
节奏清晰:不是随缘学习,有作业,有任务,有目标;
有实战项目:不是只讲概念,而是真实参与项目,写推特,写文章,代表项目方上台讲space/ama;
有老师,同学陪跑:导师经常开交流会议,怎么搜集项目资料,怎么做项目分析,还有一起进学习的同伴都很努力,看到同伴的进展也很有动力!
我最大的收获是:我终于知道自己“该做什么”“怎么做”,而不是只焦虑。
❓印象最深的一次作业是什么?
Nancy: 是推特内容实战任务。我写了一组内容,导师建议我多考虑海外读者的逻辑和语气,我认真修改,翻了很多 Web3 推特内容做参考,最终那条推文直接爆了。
那一刻我意识到,我真的有在靠近一个新的身份 —— Web3 内容创作者。
❓你是怎么拿到第一份 Web3 offer 的?
Nancy: 是在训练营第二个月底开始投简历的。最开始也石沉大海,但我把训练营做的内容整理成了作品集、文案库,虽然一开始都紧张,但我尽量表现自己理解Web3,理解项目、工作上能动手的能力,最终顺利拿到满意的 offer!
❓有没有一度怀疑过自己不适合做 Web3?
Nancy:  有,尤其刚接触 crypto 术语那阵,真的像在听火星语。但我很快意识到,这个行业太新了,没人是真正“准备好了”才进来的。你只有边做边学,才能真正跑起来。
❓现在回头看,最大的变化是什么?
Nancy:  两个字:自信。
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“非技术”“搞内容的”,进不了 Web3。但现在我知道,只要你肯干、愿意学,Web3 一定有属于你的位置。

学习记录&上岸成果
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
写在最后:Web3 从不只属于程序员

最后还有什么话想要对大家说的吗?
Nancy: “上岸以后也不是万事大吉啊,还是有很多东西要学习的,但是现在每天在推特写写内容、主持 AMA、和全球用户打交道,一方面收入更稳定,重要的是生活节奏也更自洽了。Web3 给我的不仅是新工作,而是一种新的认知方式:更开放、更前沿。”
如果你也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,不妨试着了解一下 ibuidl 的课程。不讲空话,讲实战;不只教技术,也教你怎么找到 Web3 的「入口」。
Web3 不只是代码的世界,它属于每一个愿意靠近未来的人。iBuidl期待与你一同,在Web3的世界里乘风破浪!
⬇️有任何疑问,可以戳小助理哦
notion image
 
上一篇
通过Sui、Solana、ICP、Aptos招聘岗位分析当前生态热度
下一篇
独家揭秘|Web2到Web3,我靠iBuidl年薪翻番的秘密!

评论
Loading...